企业管理者修身立德的“五大法宝”
总经理、党委书记 范建民
近日,在集团董事局李湘平主席的倡导下,我认真研读了《习近平对官德有新要求》这篇文章,感慨颇多,受益匪浅。
当前,“官德”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提升人品官德修养,争做人民好公仆的热潮。加强人品官德修养,不仅是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而且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管理人员的“官德”同样是企业能否快速发展和取得优良业绩的关键因素。
德高可以立身,德高可以强国,德高也可以兴企。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今天,一艘“企业之船”要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破浪前行,拥有一支素质优良、品德高尚的管理者队伍无疑是制胜的法宝。
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只有具备良好的人品官德修养,做人才有底气,做官才有正气,做事才有硬气。那么,如何才能做一个有“官德”的管理者呢?我认为有诚、勤、公、勇、廉“五大法宝”可帮助企业管理者提升人品官德修养。
一、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就是要管理者要报实情,讲真话,说到做到,不欺上瞒下,不蒙骗客户。在向领导汇报工作时要如实汇报,不要隐瞒问题,不要报喜不报忧,不要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善待与我们打交道的客户,对待客户做到实心实意,信守承诺,拿出优质产品履行合同,不掺杂使假,不以次充好。
二、勤奋实干,
勤奋实干要求管理者要有进取之心,要主动的去开展管理。有的管理者仅仅依靠上级推动来管理,被动的开展工作,上级安排什么,就安排下级干什么,上级没安排,就什么也不安排。比如做安全工作,看似平安无事,实则隐患多多,你不去主动地管,主动地排查,仅仅是应付上级检查,那么,事故的发生将是必然的。在一个企业里,管理人员没有进取心是最可怕的,当一个管理者沉浸于目前职位不高也不低,工资不多也不少的自我满足状态,在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就会养成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混日子状态,因为混日子的成本确实是低,这当然有制度的原因,但关键还在于管理者自身没有进取心。管理者都是从基成员工干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他们都有过勤奋实干的经历,当升职之后,突然变得安逸起来,过去的梦想和誓言统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每个上级的心里也都有一杆称,谁勤奋实干,谁懒惰怠工,最终都会有定论,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勤奋实干者必将受到重用,懒惰怠工者必将被无情的抛弃。
三、公平公正
公平公正就是要求管理者为人处事要公到正派,对待客户和下属要不偏不倚。《荀子·不苟》中有言“公生明,偏生暗”。意思是只有公正才能明察事理。后以“公生明”三字作为官场箴规,古代府州县衙门大堂前面正中竖立一石,向南刻上“公生明”三字;北面刻上“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可见自古以来就是为官不公正,天理也难容。在企业里,对待下属要公平,如处事不公,必将引起人心涣散,执行力会大大折扣。做到公平公正,并不等于绝对平均,获得的奖励给下属平分,受的惩罚让大家一起承担,这是懒人的管理,也是一种不公平,这会打消勤奋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助长员工的惰性,不利于工作的有效开展。在企业里,公平公正还要求管理者面对客户不分大小,都要一视同仁,招标和比价工作要遵章守法,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四、勇挑重担
在革命战争年代,常胜将军的身上往往会有多个伤疤。令人敬仰的新中国十位元帅和十位大将中有七位元帅和七位大将负过伤,其中元帅刘伯承:负伤9次,战创10多个;大将粟裕:负伤6次,重伤2次,战创4个。正是开国将领们不怕牺牲,敢于冲在前头的勇敢精神带领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新中国的成立扫清了障碍。
当冲锋号吹响的时候,如果将领贪生怕死,躲在后面不敢出头,那士兵又怎么能够拼命向前,奋勇杀敌?战斗从一开始就注定要走向失败。英勇的将领们知道,只有冲在最前线,才能对战役的最新战况有个最全面和真实的了解,才能下达正确的命令,才能鼓舞士兵的士气并最终指挥军队取得最终的胜利。
如今在商场如战场的企业里,困难和挑战层出不穷。勇挑重担,是要管理者勇敢的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面对困难不退缩,能够给下属加油鼓劲,和自己的团队一起攻坚克难,完成艰巨的任务。管理者还要克服对下属遇到的困难漠不关心,视而不见的做法,要克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要改变当老好人的中庸之道。勇挑重担不是让管理者敢于违法乱纪,急功近利,傻干、蛮干,而是要求管理者善于开拓创新,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把一些科学可行想法付诸于实践,苦干、巧干,为企业的效益提升做出积极地贡献。
五、廉洁自律
廉洁自律就是要求管理者加强个人作风修养,洁身自好,其关键在于一个“慎”字。具体来说,一要慎言,不该说的不说,不散布谣言,不乱发牢骚,要传递正能量;二要慎行,不该做的不做,比如与客户吃饭,娱乐等,不该去的不去;三要慎独,在独处时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更应谨慎,要坚持立场,经得起诱惑,任何时候不可起贪念,要知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句俗话是很有道理的;四要慎微,要防微杜渐,注重小节,警惕于事物细微之处,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小节不保,必累大德。
廉洁自律还要求管理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具体就是要求下属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准下属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子曰:“政者,正也。子帅已正,孰敢不正?”又曰:“上着,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说得是管理者的一言一行,会给下属产生深远的影响,管理者自己行的正,下属就不敢走的偏,俗话说的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一个部门工作干的好不好,关键看领导工作干得如何。
一九六二年,焦裕禄在风沙、内涝、盐碱等自然灾害最严重,农业产量非常低的经济困难时期来到兰考县,他以身作则、带病实干、严于律己,在他的带领下,兰考县的“三害”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兰考县的干部作风有了根本性的好转。焦裕禄不愧为“党的好干部”和“人民的好公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在企业里也是一样,不管是高层、中层还是基层干部、只有品德高尚,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管理者,才能带出一支战斗力强、听指挥、能打胜仗的团结高效团队。
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上层的道德好比风,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可见领导者如何执政,不仅影响执政效果,而且还会影响社会风气。我们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应该充分理解李安喜同志所说“企业是管出来的,效益是干出来的,队伍是带出来的”的深刻内涵,带头践行诚、勤、公、勇、廉“五大法宝”,做一个有“官德”的管理者,如此,上行下效,人心思齐,团结和谐,奋发向上,东明石化必将走向辉煌!
上一篇: 关于顾客至上原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