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行一善的思考
董事长、党委书记 范建民
一直以来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好的企业除了造福社会、回馈股东、让员工过上幸福生活之外,还应该有一个社会责任,就是塑造人的责任,即让员工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成为受人尊敬的公民和有益于社会的人才。而员工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又会助力企业走向辉煌,如此,则企业和员工相长,良性循环便形成了,这样的企业肯定能成长为一个百年长青企业。要做到这一点,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作保证,这个企业文化应该有一个根,这个根,应该是“善”,而向善文化的形成,应该通过“日行一善”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来完成。
查了一下新华字典,“善”的含义是心地仁爱,品质醇厚。《国语》的解释是:“善,德之建也。”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里把行善积德作为一项重要的修为,认为“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要获得今生和下世的福报,唯有行善。古有箴语:“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做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佛学认为,今生的命运是过去多世的善恶因果所决定的,而通过今世行善积德可以为自己积累更多的福报,让今生及来世的命运变的更好,从而打破命运的界限,改变自己的命运,让人生有更多的幸福与快乐。由此看来,佛教虽起源于印度,但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不信佛,但我笃信中国的传统文化,笃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笃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笃信“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笃信小小的日行一善,利人利己,必获福报。
仔细想来,我们祖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和我们东明石化集团的核心价值观“感恩、忠诚、奉献、进取”无不透漏着善基和善因。集团李湘平主席提出的“打造千亿企业,造福一方人民”的宏伟愿景更是一种“大善”。只不过这种“大善”需要通过“小善”来体现、来实现。日行一善是完成“大善”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于日行一善的益处,我这样想:首先,日行一善,在让他人快乐的同时,让我们自身滋生一种满足、快慰和幸福,使内心处于一个相对平和安详的心境状态,同时,由于自身的善心善举,自然就能够改变自己的精神面貌,周围的人群也就自然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善心善意,从而受到感染而纷纷效仿和学习,那么这个群体就会将纷争、矛盾降到最低点,这个团体的未来必将安定和谐。其次,人不免有不良行为,佛教称罪孽,日行一善亦是对自己过去种种罪孽最直接的救赎,行善绝非单纯的“他人需要”,亦是自己的需要。日行一善本身就是“施受同得”的举动。日行一善本身带来的良性信息符合大众利益和自然法则,也即是符合“大道”,必将获得诸多大德的发心祝愿与保护。再次,践行日行一善,在获得自身良好心境的同时,赢得周围关系人的敬佩和尊重,获得良好的人脉关系,也就为自己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的和睦美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人生肯定是幸福的人生。关于日行一善,成就人生的故事,网上有关于美国前商务部长卡罗斯·古铁雷斯的故事,希望大家读一读。
如何日行一善?清《德育古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位名叫葛繁的先生日行一善,后来官至太守职务,有人请教他如何“日行一善”,他说:“比如这里有条板凳,倒了碍人走路,就弯腰把它扶正放好,即是一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日行一善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非常简单的举手之劳,是积跬步以至千里的事情。
关于日行一善中“善”的内容,佛学中有“十善”的诠释,包括敬爱存心、严守戒行、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十个方面,认为“十善”是无上菩提的起始,是成佛之基础。作为常人,我想我们日行一善的内容没有那么宽泛和严格,应该是心发善愿,做有益于他人、团队、社会的事情,不做妨碍他人、损害集体及社会的事情,说让人舒服和受益的话语。要做到这些,并不困难,几乎是举手之劳,就像我们步行时走道路而不走田野、靠右走而不靠左走、走路边而不走路中那么简单。
为倡导“日行一善”文化,公司做出了让大家写善行日记的决定,目的是督促大家时时处处提醒自己发善愿,行善举,做有益于他人的事情,不做损害他人的事情,类似于古人提倡的“慎独”,在慎独中安伦尽分,反躬内求, 日积月累,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提升自己的修为。绝大部分管理者和员工执行的很好,但也有个别员工感觉没什么可写,写着写着中断了,还有的抱怨写善行日记是加忙添乱,影响工作,认为没有这个必要。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善行日记不需要我们长篇大论,一两句话概况自己的一个想法行为即可。至于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就很不应该了。日行一善的“善”包括善愿、善言、善行,还包括“省过”。善愿,即起心动念为他人着想。善言,即暖人心的言谈话语。善行,即益于他人的行为举动。省过,即效仿古人“吾日三省吾身”的做法,每日反省自己的过错,以省促改,日趋于善。如此分析,每天我们都有不少可写内容,况且,日行一善的“一”并不是一个确切数字,可多可少,真的太忙亦可不写,但万不可随意中断或半途而废。
关于善举,作为一个职场人是很容易做到的。比如,每天工作多干一点点,是善举;帮助同事讲解一个技术难题,是善举;帮助同事改正一个错误,是善举;帮助同事化解一个矛盾,是善举;对同事的优秀行为表示赞扬,是善举;在一些是非面前维护了公司利益,是善举;一天兢兢业业工作,为公司生产经营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也是善举。还有,生活中捡拾一片垃圾,吃完饭将餐桌打扫干净,为同事倒杯茶,都是善举。再比如,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把车停在停车线以内等做一些方便他人,优化环境的事情也是善举。还比如,企业中普遍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在需要别的部门配合的时候,主动去说说情况,遇到别的部门该跟自己沟通而没有沟通时,主动打电话问问情况,通过自己的努力扫除沟通障碍,使工作顺利往前推进,这些都是我们意识不到的善举。 还有,“百善孝为先”,父母养我们不易,时不时给父母、岳父母、公婆打个电话,道声问候,尽个孝心,也都是善举。如此说来,善举乃力所能及之事,轻易而举之事,关键在于持久。
日行一善之善愿、善言、善行和“省过”之中,最重要的,最根本的,也是最高的境界,是善愿。《太上感应篇》说:“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日行一善,则每天有一吉神随身,一年则有365位吉神随身,所以该书有说“三年天必将之福”。若能坚持三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肯定是“百福骈臻,千祥云集”。
日前,新海石化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目前已经有400多人加入,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借助志愿者活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同时活动的过程,也是宣传、传播新海正能量的过程,让更多人加入行善的行列。后续,公司将开展各种有益于社会的公益活动,在公共事业、帮扶助困、公益慈善等方面贡献新海力量,展示新海“善文化”。“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试想一下,如果人人都能将“善”作为工作和生活中的行为准绳,每日做好一件善事,那么,我们的笑容只会越来越灿烂,我们的路只会越来越宽阔,我们的工作只会越来越顺手,我们的生活只会越来越美满,我们的社会只会越来越和谐。
日行一善,让我们大家重视之、践行之、持恒之。如此,积小善成大德,厚德而载物,个人成功,公司兴旺,社会和谐,福报无限。
上一篇: 警惕企业管理中的温柔之刀
下一篇: 关于顾客至上原则的思考